信息差挖掘与资料库搭建实操笔记

既然你了来看这篇文章,说明对这个搞钱的路子有点兴趣。​

挺好,有想法是第一步,动手干是第二步。​

这篇笔记,就是给你搭个梯子,让你知道这第二步具体该怎么走。​

不扯虚的,全是干货,掏心窝子的那种。​

咱们普通人没啥资源,时间和精力就是最大的本钱。​

怎么把这本钱用在刀刃上,挖到信息差,搭个能变现的资料库?​

往下看。​

第一部分:怎么挖?找到那口“信息差”的井

特别是评论区,那里藏着最真实的需求和痛点。​

搜关键词,比如“XX资料”、“XX经验”、“XX避坑”、“XX教程”。​

看大家都在找什么,缺什么。​

1.从自己身上挖:

你经历过啥?考研?考公?找工作?学某个技能(比如PS、剪辑)?​

想想你当时最头疼啥?最缺啥信息?踩过哪些坑?​

你走过的路,就是最好的地图。​

把你当初求之不得的东西,整理出来,卖给后来人,这买卖最靠谱。​

因为你懂他们的痛。​

2.往身边人看:

你的同学、同事、朋友,他们天天在愁啥?抱怨啥?​

是不是有人天天问“XX课怎么选”、“XX证好不好考”、“XX公司面试难不难”?​

这些问题背后,都是需求。​

留心听,用心记,都是选题。​

3.去平台里“潜水”:

知乎、小红书、B站、豆瓣小组、各种垂直论坛(比如考研论坛、行业交流群)。​

去看那些热门问题、高赞回答、求助帖子。​

特别是评论区,那里藏着最真实的需求和痛点。​

搜关键词,比如“XX资料”、“XX经验”、“XX避坑”、“XX教程”。​

看大家都在找什么,缺什么。​​

4.盯住“风向标”:

政策变动(比如某个行业新规)、考试改革、新技术出现(比如AI工具)。​

这些变化会带来新的信息需求。​

谁先整理出来,谁就能抢占先机。​

5.分析你的“同行”:

看看别人都在卖什么资料库?哪些卖得好?​

不是让你去抄袭,是让你去学习和找差异化。​

他做考研英语,你能不能做考研政治?​

他做通用简历模板,你能不能做针对某个行业的简历模板?​

找到一个细分、再细分的领域,扎进去。​

核心原则:一定要聚焦!

别贪多求全,新手最忌讳这个。​

找准一个你相对熟悉、市场有需求、你也有兴趣持续投入的“小切口”。​

比如“二本学生考985计算机专业上岸资料库”、“0基础学Python副业接单资源包”。​

越具体,越好定位你的用户,也越容易做出深度和价值。​

第二部分:怎么搭?把“散沙”聚成“金字塔”

 

 

温馨提示: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-04-18 17:09:02,某些文章(资源)具有时效性,请留意更新时间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